第二十三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2020)最大的特色是线上办会(Online), 跨入2020以来,大家惊奇地发现,线上形式举办的一些小范围、小规模学术活动,以其显著的优势和效果获得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精彩
第二十三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2020)最大的特色是线上办会(Online), 跨入2020以来,大家惊奇地发现,线上形式举办的一些小范围、小规模学术活动,以其显著的优势和效果获得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对于一个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全部一次性移师线上,这将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为确保“万人大课堂,齐聚在线上”的心血管领域学术大会能于2020上半年度成功上演,大会组委会全体人员凝心聚力,充分利用好信息化平台、打破传统会议地域限制,为全国心血管学界同仁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作为一种崭新的学术交流形式,CCIF2020 Online将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01、海量学习资源,从4月21-24连续4天,6大直播间同步学术交流;
02、空中心课程,你我共享用:足不出户,一览无余,及时回看,免费下载;
03、网络最畅通,天涯若比邻:支持线上提问,随时沟通,架起学员与讲者沟通的桥梁,让心血管医生继续教育变得触手可及。
具体到影像学论坛学术版块,秉承一贯的“再普及、再规范、再提高”的宗旨,期间不仅分享心血管影像领域前沿进展和应用规范,还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就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心血管影像数据整合与共享进行积极探索。比如,伴随着技术进步,如何高效完成各中心间数据传输和整合?如何基于整合的多中心大数据开展系列研究等等。
那么哪些病人哪些临床情境更可能从心血管影像学技术和功能学检查中获益?如何更加精准地进行评估和决策的制定?对于有创的功能学评估无论是FFR还是基于冠脉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测定都在近些年来获得迅速发展,新研究层出不穷,遗憾的是与腔内影像技术相似它真正的普及仍然还是明显的不足,对此临床实践中又该如何操作?针对诸如上面此类系列问题,论坛将结合最新的研究和病例分享,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相信精彩内容定能让参会人员收获颇丰。
心血管影像走向智能化、精准化、多模态化
当前我国每年冠脉介入治疗量已经超过90万例,并且仍呈上升趋势,如何让已经接受或将要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获益更多?这是摆在所有心血管同仁面前的一大问题,精准化或许就是未来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向。比如,心血管影像技术能更精准地筛选患者,明确适应症,优化器械选择和治疗策略。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深入学习可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得影像学诊断,相信未来人工智能在心血管影像领域中的作用将愈发凸显。此外,鉴于单一影像技术的局限性,多种影像技术有机结合以更多地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补充自身短板,也即心血管影像技术的多模态化,此举将为心血管疾病诊疗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信息支撑。总之,智能化、精准化、多模态化将是未来心血管影像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领域内同仁来讲,把握准方向,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当可事半功倍。
我的心影像观,我的心得
有3点心得分享给广大基层心血管影像领域同仁。
01、影像技术无论是指导策略选择、还是预测或改善愈后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到影像学技术的重要性。
02、需在遵循指南推荐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03、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解决问题。
相信本次非常令人期待的“万人线上大课堂”将帮助更多心血管医生瞄准心血管影像学技术发展方向,把握进展与动态,以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助力心血管学科同仁、大会、乃至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
专家简介
郑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并获得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13年-2014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纽约长老会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美国心脏协会会员(FACC)、欧洲心脏学会会员(FESC)、亚太介入心血管病学学会会员(FAPSIC)、第十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第十一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和生理学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Circulation杂志中文版编委、Cardiology Plus杂志特约编辑、European Heart Journal 中文版青年编委、Herz杂志审稿人、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