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AI)在不同领域皆收获了广泛的应用。从人脸识别系统、自动驾驶系统、智慧物流系统,到可穿戴设备、虚拟陪护和家居照料等各类智能机器人的出现,AI的产品已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全球首款神经系统AI辅诊应用智慧来袭
近年来,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AI)在不同领域皆收获了广泛的应用。从人脸识别系统、自动驾驶系统、智慧物流系统,到可穿戴设备、虚拟陪护和家居照料等各类智能机器人的出现,AI的产品已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今年4月,国办进一步推出《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着力推动我国AI领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层面取得突出成果。
其中,《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支持脑、肺、眼、骨、心脑血管和乳腺等典型疾病领域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技术研发,加快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产品化及临床辅助应用。到2020年,国内先进的多模态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对以上典型疾病的检出率超过95%,假阴性率低于1%,假阳性率低于5%。
相较理解人类指令、完成单一任务,AI究竟能否利用自身在图像识别领域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医学影像诊断和预测方面实现技术突破,进一步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为解决我国医学影像医生缺口大、基础工作繁琐、信息化程度低等难题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思路?
6月30日,“AI+医学影像”的又一突破性新科技亮相中国卒中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8(CSA&TISC 2018)。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卒中学会联合主办的“CHAIN”杯全球首场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赛全球总决赛正式点燃战火!
在这次大赛中首次于公众正式亮相的神经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BioMind天医智”由全球首家神经疾病AI研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同研发完成,也是目前全球首款头部疾病(涵盖脑肿瘤、小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和卒中等)MRI、CT影像AI辅助诊断的整体应用产品。
近半年来,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近十年来接诊的数万余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病例影像的系统学习,“BioMind天医智”在脑膜瘤、胶质瘤等常见病领域的磁共振影像诊断准确率已达90%以上,相当于一个高级职称医师级别水平,实力不容小觑。
与其对应,此次出场应战的“人类战队”,则由25名全球神经影像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和优秀临床医生组成,他们中不乏拥有几十年临床工作积累的影像学“大咖”,以及有志于AI系统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经前期招募、预赛及定向邀请,6月30日,他们代表人类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研究领域最高水平与“BioMind天医智”决一胜负。
机器大脑,到底会不会比人类自身更了解人脑?
血肿扩大测试赛 AI已实现三场连胜
面对新一代AI产品“扎堆儿”进入大健康领域,怎样能打通AI和医生之间学习方法、专业概念和逻辑限制等方面的障碍,让AI摆脱“鸡肋”状态,真正成为医生得力的助手,临床上能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是许多研究团队共同的困惑。
“BioMind天医智”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合作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开始AI团队带来的一些已知的算法和常规的思路,无法为医生所理解。而AI团队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殊性一头雾水,需求无法匹配。”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大数据中心主任李昊表示。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每一个课题组都派出了至少一名业务出色的医生,紧密对接AI团队的每个工作组,常驻例会、加强磨合,尽量把专业特点、疾病特点、技术特点都沟通清楚,相当于给AI团队进行一次医学‘集训’。“在此基础上,我们对AI原本的算法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改进。从目前的水平来看,进步非常明显。”李昊介绍。
以此次决赛中B组比赛主题为例,24小时内预测患者颅内血肿是否扩大并及时干预,是临床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然而临床中,虽血肿扩大可通过降低血压、早期用止血药物预防,但如果预测失误,盲目用药降低血压,也存在出现外周缺血、血栓等情况的风险。
据介绍,目前,临床上的预测方法是注射碘造影剂,最佳阳性预测率约为70%。而AI通过对海量疾病信息的深度学习,血肿扩大阳性预测率或可达85%~90%;且AI预测无需给患者注射造影剂,降低潜在的肾脏损害或适合碘过敏不能耐受者。
“这种在许多临床专家看来都是很难的课题,但通过学习大量病例数据,AI可掌握的比人更好。在学习中,我们不仅给AI一些回顾性的病例,也提供了一些前瞻性临床病例的同步数据,不停的加强它的理解能力。通过决赛前举行的3组测试赛结果来看,AI预测的速度和准确率都完全战胜了人类。我们希望未来,它可以准确的提示医生,患者24小时内血肿扩大的概率非常大,需尽快采取更积极更果断的治疗方式。”
切磋技艺 让更多医生体验到人工智能的魅力
对于BioMind天医智”在神经影像辅助诊断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和惊人成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并不意外。
“北京天坛医院每年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系统疑难杂症患者30万人次,开展手术1万余例,拥有全国最大的脑病组织样本库及血样样本库。依托顶尖专家对大量病例的标准化标注,‘BioMind天医智’才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不断提升疾病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它可以学到很多医院多年都见不到的罕见、疑难病例,在神经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学习深度上,拥有先天优势和大数据基础。”
赛前,不少专家对比赛结果都给出了自己的预测。作为本次决赛的评委之一,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科学中心主任和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谢鹏教授表示:“对已有知识的诊断来说,从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概率看,AI获胜的几率要大的多,它应是了然于胸的。但在一些新的、特定的、目前医学界也还没有没有太多共识的疾病领域,AI可能还‘搞’不过人类。即使是AI全胜的围棋比赛中,一场下来几十手的交战中,我从不认为人类的每一步棋都是输给计算机的,有些地方,人类比计算机的思路更精妙。”
李昊也表示,从目前训练情况来看,AI完胜人类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结果确实如此,说明在现阶段,AI学习成绩是充分可靠的,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它覆盖神经系统更全面的疾病种类。当然,也完全存在个别非常有经验的医生打败AI的可能,这提示AI目前学习的样本量还不够大,没有标注出所有的情况,更需要专家帮忙完善。
“我个人并不是很在意这场比赛谁输谁赢。”王拥军表示,本次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赛并非意在挑起人类医生和AI的战火,反而希望通过专业技术的切磋,让医生和AI对彼此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未来临床医学诊断中成为‘默契CP’打下基础。希望能通过这个比赛,使医生们都能体验到AI的魅力,特别是让部分对AI抱有怀疑态度的医生,进一步对AI进行了解,消除恐惧。此外,希望让大家看到,AI可完成一些仅凭人类很难达到的水平,如准确预测脑出血和血肿的扩大,今后能更好地利用AI实现诊疗水平的创新和提升。”
突破发展瓶颈 打造中国真正的神经影像AI
随“BioMind天医智”系统的华丽亮相,AI应用在神经疾病医疗领域带来的颠覆性“技术革命“也正式拉开帷幕。据介绍,本次比赛结束后,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大数据中心将继续完善“BioMind天医智”学习成果,组织多场国际、国内对抗赛,逐渐推动其与全国甚至全球神经系统领域医生的全方位切磋,为未来将其推向临床作好充分准备。
同时,向国内医疗机构和神经科医生发出课题招募,入选课题将获得100万金额的资助,中心还将提供强大的AI技术团队,辅助课题组在感兴趣的领域深入进行学术研究、开发临床可应用的AI产品。
“大量病例的标准化标注既是AI发展的机遇,又是制约发展的瓶颈。真正的AI技术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美。希望通过这次比赛,激发起全球神经科医生的兴趣,为我们提供更多稀有病例、以更高标准标注病例,标注的范围越广、数量越多和准确度越高,越能更普遍的适用于临床,我们离培养出中国真正的神经科AI也就越近。”
提到AI下一步的应用,王拥军表示,当具备“天坛标准”的AI技术渐趋成熟后,将成为辅助基层医生,特别是偏远地区基层医生如何阅读、诊断、预测片子的学习和培训工具,方便脑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品质、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此外,能帮助医生完成初筛和评定,最终由医生进行印证判断,提高工作效率,节省重复机械工作,特别是在判断结果不一时,可提醒医生避免漏诊误诊。
据了解,随神经疾病人AI研究中心相关工作的全面开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来将展现出更多AI应用场景,如:神经病理切片的AI辅助诊断;脑神经疾病患者的智能护理;依据患者诊疗数据,AI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辅助医生决策;卒中后遗症、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肢体及语言康复智能化辅助训练……
此外,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还将建立AI脑血管培训中心,利用AI模拟“还原”各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状态,医生可在“机器人”身上进行诊断、治疗和干预,机器人也会表现出血压升高、出血等病征,让科研、教学和培训场景,更加生动、有效。
赛制介绍
“CHAIN”杯全球首次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赛分为两组,A组于6月30日下午14:05率先开场,对战主题:颅内肿瘤CT、MRI影像判读人机大赛。
15名“人类战队”成员(全国线上预赛产生的优胜者6名、国内神经疾病排名前列的专家7名+国外知名医院专家2名)组团应战“BioMind天医智”。本组比赛试题共225题,人类选手每人回答15题,“BioMind天医智”回答225题,最终以人类选手整体成绩 VS “BioMind天医智”成绩。
B组比赛于15:00接续进行,聚焦在脑血管疾病CT、MRI影像判读及血肿预测方面,此次对阵BioMind天医智”的为10名人类神经影像领域“大咖”(国内神经疾病排名前列医院专家8名+知名医院的专家2名)。B组比赛中,每名人类选手都与“BioMind天医智”一样,完成30道题的挑战,最终将以人类选手整体成绩 VS “BioMind天医智”成绩。
A组试题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学中心主任高培毅教授从天坛医院脑肿瘤病例库中随机挑选,B组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从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脑出血病例库随机挑选,两组试题均非AI训练试题,为保证试题的保密性,北京市长安公证处的公证人员为试题挑选、封存进行了公证。
赛前,公证人员正式为试题解封,并交付本次决赛评审专家,进行最终题目抽取。据了解,由于本次比赛使用的病例均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病例库中回顾性病例,因此,最终评判结果以医院最终病理结果为准。为保证准确性,选手开始答题后,评委对试题结果进行二次审核。
除正式比赛外,为了让更多现场参会人员参与到决赛中来,本次总决赛还特别设置AI体验赛环节,6月29日全天分为五个时段(上午10点、11点,下午1:30、2:30、3:30,)在国家会议中心1层,天坛会展区015-023展位,设置主题为脑血管病(狭窄、微出血、脑梗死、脑白质病变、腔缝灶、血肿)等领域的对战活动。
本场A、B组比赛共设置百万奖品,如人类选手团体获胜,将由团队平分该场次奖金。“BioMind天医智”赢得比赛,大赛组委会将设立“天医智脑卒中基础研究基金”,为更多神经系统从业人员AI研究课题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本次大赛设置特别奖(两名),报名者和参赛者可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申请科研课题(医疗各领域),如申报课题被专家委员会选中立项,该课题申报者可获得“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提供的科研经费100万元人民币(两个课题,每个课题100万元)。课题申报截止日期到2018年9月30日。
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最终,“BioMind天医智”在A组比赛中:225例判读,一部AI用15分钟准确率达87%,15位医生用30分钟准确率达66%;B组比赛中,10名顶尖医生对战AI,同样完成30道脑血肿扩大预测试题,AI以83% VS 63% 准确率胜出。
评委简介(以汉语拼音为序)
小组赛A组
卞修武,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杰青、长江学者、973项目首席。擅长神经肿瘤病理诊断,科研方向是“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干细胞”。以通讯作者在Cell Stem Cell、Nat Immunol、Nat Commun、PNA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现为国际病理学会中国区分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前任主委,Int J Clin Exp Pathol主编、Lab Invest高级副主编、J Pathol等杂志编委。
程敬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主任,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医技医学部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院神经放射博士后、客座教授,郑州大学特聘教授。河南省医学影像诊疗和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医学影像远程网络会诊中心主任、河南省磁共振功能成像与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脑功能检测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磁共振与脑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州市脑功能和认知磁共振成像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医学部学位委员会副主席,郑州大学学位委员会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高培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学影像学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神经影像学知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获中央保健委员会颁发的“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在神经影像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实践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主持了“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有关脑血管病影像研究的重要课题,进行了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在国内推广。先后获包括教育部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他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脑卒中影像检查绿色通道,制定出一整套脑卒中影像学评价方法和标准,为守护首都人民的健康、为国家脑卒中的筛查、诊治和防控作出了开创性工作。鉴于他对国家脑血管病防治工作的成绩和贡献,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突出贡献奖”。
江涛,男,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肿瘤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神经外科十二病区主任。首任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组长,中华神经外科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负责人。主要从事脑胶质瘤的临床与研究,研究方向为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下手术精确定位与高级保护策略;脑胶质瘤分子病理指导下个体化综合治疗;胶质瘤分子靶向治疗等。主持制定了脑胶质瘤术中唤醒手术专家共识,住持编写了《中国脑胶质瘤分子病理诊疗指南》。
国家863科技计划及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首席科学家,承担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学计划等项目。发表SCI收录文章100余篇,主编、副主编论著4部。近年发表专著有《脑胶质瘤》、《脑肿瘤化学治疗》、《脑胶质瘤治疗技术与进展》。201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中华医学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王忠诚医学奖励基金一等奖3项等。多本国际杂志如neuro-oncology、plos one等杂志编委,学术编委,或主编。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5年北京市政府十百千人才计划百级人选,2008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2009年入选北京市政府十百千人才十级人选,2013年 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计划。
卢德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主任,病理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神经病理诊断,教学和科研30余年。擅长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神经系统感染;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及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疑难病理诊断。目前,主要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脑神经病理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病理住院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NEUROPATHOLOGY,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等12种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
马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神经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主编,Investigative Radiology、《中华放射学杂志》等编委。
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卫计委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所长,北京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转化医学脑血管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首批科技领军人才,2011年北京创造年度科技人物,北京十大慢病科技攻关脑血管病首席专家。受科技部委托,作为编写专家组组长负责组织编写十三五“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方案和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组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医院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白求恩医学专家委员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杂志》主编,SVN主编,CNS Neurosciences & Therapeutics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作为总负责人主持国家脑血管病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脑血管病重大新药创制临床评价平台,国家/北京脑血管病临床资源和样本库,北京脑血管病2020科技项目。
张俊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兼任神外七病区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及颅底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0年来,先后发表论文180余篇,参加编写《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手术学》、《颅内肿瘤外科学》、《颅底及脑干肿瘤神经外科手术图谱》等多部神经外科专著,获得国家级、市级和局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局级科技进步奖2项。近5年来,主持包括北京市自然课题、“863”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卫生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及科技部“973”课题等多项课题。200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北京市劳动奖章,2009年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201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13年获北京市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二等奖。
Alexandra J. Golby,博士,哈佛医学院神经外科兼放射学教授,波士顿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影像指导神经外科主任。外科脑成像实验室Golby实验室首席研究员,这是一个外科脑成像实验室,致力于通过开发、解释和验证创新的成像技术来改善患者的神经外科护理。1989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2002完成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神经外科培训。Golby医生在脑肿瘤特别是涉及关键脑区的外科手术中具有特殊的临床兴趣。她的研究集中在使用各种新兴技术的脑功能和脑分子映射,以指导神经外科规划和术中决策。脑功能和脑结构映射技术可用于脑功能解剖学,帮助手术规划和增加对大脑组织,以及大脑组织如何因疾病重组的基本知识。术中成像包括分子成像正被开发,让外科医生得到关于外科手术人体组织的及时反馈。
Paul M. Parizel,教授,神经放射学家,曾在麻省总医院(哈佛医学院),伊拉斯姆斯医院(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完成专业训练。他是安特卫普大学教授,安特卫普大学医院放射科主席,有75000名成员的欧洲放射学会的前任主席。近几年,他对AI产生了浓厚兴趣,是几家AI公司的咨询委员会成员,在欧洲放射学会年度领导会议期间组织了AI圆桌会议。
小组赛B组
董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十佳公共卫生工作者(2015)。现任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七届)副主任委员;担任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第九届)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第三届)前任主任委员。
担任核心期刊《中国卒中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及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副主编;参编《实用内科学》、《实用神经病学》等国内著名专业参考书籍。主要研究方向为卒中的预防、急诊诊断与处理、以及激肽释放酶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近5来,发表60 篇论文,其中SCI 论文40 余篇;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 项、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 项、上海市新三年公共卫生行动计划惠民工程以及医改专项各1 项,参加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973 项目子课题;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2007)、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胡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计委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分中心主任,湖北省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胡学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病学科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前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组长、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药学会神经精神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副总编辑。
谢鹏,教授,归国学者,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二届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突贡专家。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CNHUPO)常务理事,中国生理学会神经科学专委会委员,阿德莱德大学南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研究所(SAHMRI)研究员,国家重点学科(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和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以及临床神经病学、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神经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863” 项目、国家“973”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 项、省部级等各类基金14项。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The Lancet,World Psychiatry,Molecular Psychiatry和Brai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60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发明专利5项。
徐安定,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培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卒中组织(WSO)会员,国际脑水肿与细胞损伤协会主席(2017-2019),广东省卒中学会会长,广东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神经病学分会顾问,广东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兼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临床医教研工作34年,专长于神经内科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病的急救和防治。近十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各类基金等项目30余项,基金总额1000余万元。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6部,参编本科教材2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50篇。多个全国、国际会议学术委员及应邀学术讲座专家。参与中国脑血管病指南、系列专家共识的制定,并主持3部专家共识/指南写作。中国缺血性卒中病因学分型(CISS)主要作者,CHANCE研究作者之一。牵头进行国内多中心急性缺血性卒中流程再造研究(PROMISE-CHINA);国际上率先开展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CLASS-CHINA);国内首次验证STAF评分对筛查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的效价;首次系统研究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治疗的合适剂量。历获广东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广东省医学会先进个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突出贡献专家、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团队负责人)等。
张苏明,教授,博导,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副所长;第六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专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名誉组长;曾任第三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任第四、五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专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长;参与组织撰写和推广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等系列中国脑血管病相关指南,主持撰写了《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最新版本的指南。曾主持2003、2007年度两项863计划项目,获得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及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资助;对中国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西京脑科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卒中学会移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Neuroimmunology & Neuroinflammation主编。
赵继宗,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89~1990年在美国MD Anderson肿瘤医院进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教授、主任,国家神经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四、五届主任委员,中国脑卒中学会会长,世界神经外科联盟执委,Dandy神经外科学会中国主委,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杂志主编。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与临床基础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解剖结构保护提升到脑功能保护,推动我国神经外科学达到国际水准。主编《颅脑肿瘤外科学》、《血管神经外科学》和《神经外科学》教材等专著13部。主持制定了我国《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3项,北京市和中华医学科技1等奖2项。
赵性泉,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病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党总支支部书记,血管神经病学科主任。从医三十年,致力于脑血管病、眩晕、脑血管病社区流行病学等领域研究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社会任职为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眩晕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影响因子300余分。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登峰计划”、“学科带头人”等,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Nikola Sprigg,诺丁汉大学卒中学会教授,也是诺丁汉大学医院国家卫生服务信托的卒中学会名誉顾问。
在担任副教授之前,她曾在谢菲尔德、莱斯特和诺丁汉接受过医学培训,并有老年医学和卒中专科培训证书。她还是EuroHyp-1的全国协调员,这是一项欧洲多中心的卒中后体温过低的临床试验。她目前的兴趣包括改善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出血性卒中的治疗、卒中后的生活质量、卒中后的血压管理、低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卒中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治疗等治疗方法。卒中后的疲劳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