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目前,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较高,危害极大。在第67届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年会(ACC 2018)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胡大一教授在本届ACC2018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心脏性猝死的预治发展(Progres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的精彩演讲,《国际循环》就该话题现场采访了胡大一教授。
中国心脏猝死现状
迄今为止,针对中国心脏猝死的流行病学研究非常有限。在一项有4个地区参与、涉及超过68万人口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结果显示,中国心脏猝死年发生率约为40人/10万人,说明中国心源性猝死事件非常常见。同时,国内心脏猝死的复苏成功率极低,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接受心肺复苏术(CPR)训练的人口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仅为27%左右。另一方面,猝死患者现场及时施救率很低,没有法律保障。
此外,中国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配置稀缺,而且只允许医生使用,不允许经过培训的非医务人员使用。但是,经多年努力,中国心脏猝死防治取得一些进步,例如,从3年前开始,首都国际机场就已经开始配置AED,并允许非医务人员经过培训后使用。此外,国内马拉松比赛赛场也有医务人员作为志愿者参与,为了能及时参与猝死患者心肺复苏,猝死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心脏猝死的防治策略
首先,应在脏猝死高危患者中进行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包括植入ICD(心律转复除颤器)。其次,心脏猝死患者中一半、甚至2/3合并冠心病,而冠心病是可预防的疾病。通过有效预防冠心病可降低心脏猝死风险,包括我所倡导的“五个处方”—— 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限制处方,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需要强调,预防冠心病是心脏猝死最有效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