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2014年会上,Chakradhari Inampudi博士(Iowa大学医院)所作报告显示,因心力衰竭(心衰)入院的低射血分数患者,出院时处方螺内酯未能降低30天入院率或全因死亡率。
Inampudi表示,“我们知道螺内酯无疑是个好药,但其获益绝大多数是在随机试验中得到。未在真实世界患者人群中观察到同样的获益。”
研究基于106家医院5479例年龄≥65岁,因心衰入院的患者队列,入选其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35%,低血肌酐(男性<2.5 mg/dl,女性<2 mg/dl)和血钾(<5 mmol/L)的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是否被处方螺内酯建立了410对倾向性匹配队列。患者平均年龄72岁,24%为女性,42%为黑人。
随访30天发现,两组患者在全因再入院、心衰再入院、全因死亡和全因死亡或再入院等终点方面均未见显著差异。6个月或1年的相同临床终点也未见差异。
作者推测,真实世界中的研究结果和临床试验不同,可能有下列原因:首先,临床研究中患者均使用了足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而临床实践中难以达到指南推荐的剂量。其次,临床试验中患者合并症较少,并密切监测醛固酮、血钾水平、肾功能等,在临床实践中难以推广。此外,随访时间不够长可能也是未能观察到醛固酮拮抗剂获益的原因之一。其研究团队下一步将以如何选择可能对醛固酮拮抗剂反应最佳的心衰患者、如何决定用药剂量及监测方法、治疗的获益和不良反应及如何降低不良反应等目标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