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成像技术评估介入领域新设备
本届ESC大会上,德国慕尼黑德国心脏中心的Adnan Kastrati教授作了ESC Andreas Gruntzig讲座,其主题是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演讲之后,《国际循环》记者请Kastrati教授简短介绍一下演讲重点。
Kastrati教授:如果你听过我的演讲,就会知道我强调应该使用血管内影像学技术来评估新设备的疗效及安全性,这是之前从未做过的。我们有临床终点、有血管造影终点,很少有血管内成像终点,但实际上支架放置位点周围的组织情况可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我认为支架放置位点的特征可能是评估新设备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最佳参数,未来我们需要这样做。毫无疑问,生物可吸收支架将成为未来的焦点,但是说实话,我本人还是愿意等待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来证实无对照组的少量试验所获结果。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德国斯图加特Robert-Bosch-Krankenhaus的Udo Sechtem教授在本届ESC大会上,探讨了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他对《国际循环》介绍道:
一般来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异常但无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狭窄可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但是,目前专家还不太确定CFR的界值到底应小于2还是小于2.5,因此,现在还不太明确到底具体在何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患者存在微血管病变。然而,如果患者有明确的运动相关的胸痛,无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储备<2.5,我会认为患者存在微血管性心绞痛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是一种非常复杂和难治疗的情况。如果患者有明确的微血管疾病并合并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狭窄,我会考虑行置入支架治疗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狭窄。若治疗后患者仍存在症状则采用药物治疗干预微血管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