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I2021丨陈韵岱教授:降LDL-C是硬道理,迎接降脂治疗新时代

国际循环 2021/7/23 10:14:23
    编者按:第十八届心脏影像及心脏干预大会(2021CICI)暨第十八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2021CISC)学术会议于2021年7月16日~18日在北京采用线上+线下形式隆重召开。《国际循环》记者现场采访了大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陈韵岱教授,回顾CICI“成年之路”,并就血脂热点问题深入探讨。
 
    《国际循环》:十八载春秋倏忽而至,CICI的脚步正式迈向“成年”,回顾CICI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线下到线上的成长历程,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陈韵岱教授:谈到最大的感悟,于我个人而言就是我们赶上了心血管领域飞速发展的好时代。伴随着CICI这一平台18年来的不断成长,个人也学习到了很多新的介入知识,参与了行业相关技术的推动及培训工作。回顾过去,CICI发展迅速,每年都有学术更新内容。此外,CICI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就新技术、新理念、新策略及争论进行探讨的平台,凝练出了我国真实世界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可以说CICI这一平台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家学术上的交流,也有助于共话友谊、共同进步。
 
    《国际循环》: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ACS患者血脂管理临床路径专家共识》提出了新的降脂目标,ACS合并高风险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靶目标值<1.4 mmol/L(55 mg/dl),且降脂策略由“强化他汀”转为“强化降脂、联合降脂”,您认为临床应如何选择用药策略,使患者能最大获益?

    陈韵岱教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是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发病机制。此外,斑块进展导致的缺血,还会引发急性斑块破裂所致的急性血栓事件。因此,对于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我们高度重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而言,降脂治疗是硬道理,降低LDL-C是核心。
 
    经过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及实践,我们不仅确立了他汀治疗不可撼动的降低LDL-C的基石地位,也日渐发现“降低LDL-C,是越低越好”。可喜的是, PCSK9抑制剂等新武器,为经他汀治疗LDL-C控制不达标的极高危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和新选择。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均证实,对于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ASCVD极高危及ACS高危患者而言,将LDL-C降得越低越好,且我们有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武器。因此,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适时尽早联合治疗(如他汀与PCSK9抑制剂或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相联合),以便使高危患者的LDL-C尽快达标、持续达标、稳定达标,最终为患者带来临床上的净获益。
 
    《国际循环》:随着近年降脂治疗领域针对靶点的研究越来越多,您认为“精准降脂”治疗时代是否来临,未来前景如何?

    陈韵岱教授:客观来说,精准降脂治疗并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我们有充分的临床证据证实,生活方式干预及他汀治疗的降脂效果及临床终点获益。降脂精准治疗的实现可能更多在于做好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分层,设定更精准的靶目标。随着药物研发的进步(药物安全性更高,用药频率更低),患者依从性的不断提高,降脂治疗已经迎来了迅速达标的重要时代,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降脂治疗领域还会迎来重大转变。
 
    专家简介
 
 
    陈韵岱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心脏介入学和心血管影像学的学术带头人。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主任、全军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SCI 收录)主编。
 
    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1项;牵头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22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成果6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9年)、省部级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ACC、JACC-Cardiovascular Imaging和 J Pineal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43篇,IF最高20.59,主编专著5部。近5年牵头并发布心血管病行业指南或专家共识5项。
 
    个人完成各类复杂介入手术近万例,国内率先突破“介入禁区”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临床成果被国际指南收录并推广里该项技术的中国应用。完成全军首例经皮主动脉瓣膜置入术、顽固性高血压Simplicity射频消融、在国际上首次完成OFR在线分析指导临界病变介入手术、国际首次使用混合现实技术完成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创办“心脏影像与心脏干预-CICI大会”、“INSIGHT”介入诊疗提高班、进行24次国际手术转播,为军内外培养大量介入骨干,为印度,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培养200余名国际介入人员。兼任三所高等医学院校博士生导师,培养毕业研究生101人,包括博士后8人,博士45人,硕士48人。

评论内容